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8的文章

2018.06.27 期末自評

.小組報告總結 1.查證教學內容:確認內容準確度、各家學說。 確認教學對象:國籍、年齡、程度等。 確認教學目的:撰寫大綱、確認學生是否吸收。 決定拼音系統:依照學生需求與教學目標而定。 注意簡報字型:以標楷體為主,不要使用過於特殊的手寫字體。 教學圖片/資源出處:檢附內容出處,以不觸及智慧財產權為主,也可以分享好的學習網站給同學們。 小心教學用語:避免台式說法,盡量以北京標準腔為主。 師生/生生互動:盡量做到平衡,以及學生的反應。 反思課堂流程:學生跟老師都可以做,來反思在課程上學到什麼/學生是否吸收。 .小組討論 Q1.為何交代功課比課程總結多 (2:0)? A1.因為大部分同學都不知道該怎麼做總結,所以會以交代功課的形式來做。 Q2.為何活動設計競賽類型多於合作 類型(5:1)? A2.我們認為這跟我們亞洲的文化有關,在讀書的方面非常喜歡競爭。而且競賽也可以讓那些沒興趣的同學強迫參加,為了榮譽心提起鬥志。 Q3.右列同學們設計的教學報告活動, 有哪些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進行? A3.演戲的部份可以自已組織表演。 Q4.有什麼活動方式可以讓全班一起 參與,但不需競爭,老師/學生都能 檢視自己的教學/學習效果? A4.我們認為像是演戲的部分,不僅有趣也能帶給同學們成就感,將學到的東西實際運用。 .個人自我評量 Q1.經過這學期的課程,什麼是華語口語與表達課程的意義?為什麼你需要學習該課程? A1.我覺得經過系統化的學習,更讓我了解「中文」這個語言。很多東西因為我們是母語者,所以從來不會去在意,透過這門課我才發現,原來我們的生活周遭有這麼多的「特殊用法」,像是三連上聲、連音等。 Q2.在教學方法、教材使用、課程安排與與教師教學評量,這四個方面,本堂課給你的影響是什麼? A2.我覺得在教學方法上受益良多,因為自己一直是以學生的身分自居,沒有其他的機會城成為「教學者」,因此也犯了許多錯誤,但同時也學到更多從前自己不知道的事。教材使用跟課程安排則是自己實際操演,教學後發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,同時也學到該如何更好的安排課程,不拘泥於傳統教學方法。而教學評量的部分,因為很多時候人是盲目的,得到了老師與學生們的反饋才能知道,自己到底做得好不好,更能做好下一次的準備。 Q3.在未來的華語文教學課室,你會如何應用這門課所

2018.06.20 小組報告(四)聲母

.小組討論 Q1.聽完這首歌後,請各組討論出:這首歌哪些地方的聲母聽起來很奇怪? A1.ㄓ、ㄔ、ㄗ、ㄘ。 Q2.請舉出容易被混淆聲母的詞。 A2.是不是、吃飯、熱、老師。 .上課過程         這次上課的假定對象為:日本人(單國籍),已學會聲調、韻母、輕聲與變調。接著,便開始進入課程。一開始是帶念過各種有聲母的單字,但我個人覺得其實這樣念過去好像沒有什麼用,感覺單字跟單字之間完全沒關聯。我覺得如果可以像第三組一樣,把所有單字串連起來變成一個小劇場的話,會對單字比較有記憶度。         接著是進入遊戲時間,聲母Tempo的部分我覺得很好玩,但是規則實在太複雜了!不可以跟前面的人出現同樣的「字」這點實在太難,甚至對我們這種母語者而言,也會有想不出的時候,更何況是那些初學的非母語者。或許把Tempo的答案內容改成課上教過的單字會比較好。下一個遊戲是搶答,這次的搶答分成了兩隊進行,要比跑的速度跟站在台上回答,我覺得有趣是有趣,但每次都用跑的感覺有點危險啊……而且這次兩組坐的位置實在太近,很容易撞到對方,最後是在同學的建議之下才將兩組的位置分開,我覺得再進行遊戲前,可能還要思考一下怎麼樣進行才能兼具於娛樂教學與安全。         最後輸得那組進行了懲罰遊戲,遊戲的內容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繞口令,我覺得這樣的內容可以提起學生們的興趣,如果我是外國人我會真心覺得中文字的發音超有趣!而這次的回家作業也是上網查其他的繞口令並練習,但我覺得如果是老師的話,應該會聽學生念的東西聽得很痛苦,因為外國人發音很難像母語者發得這麼標準,而且有很多發音又很像,老師要幫同學抓錯應該會很辛苦。 .課後心得 這組同學一開始準備上台的時間比較長,也比較晚開門,我覺得早一點來做準備感覺比較好,而講義部分的份數也要多準備以免意外發生。開始上課後,我覺得負責教課的同學發音很好,有特別練習過發音的感覺,活潑的態度也很棒!而遊戲的部分,我覺得很有趣好玩,但就是規則太多太複雜了,在直覺化一些會比較好。另外有一點我很在意,就是在台上的同學用手機看題目的部分,不知為何覺得這樣不太好,總覺得給人一種沒準備好、不專業的感覺,我認為改用小便條之類的會比較好!

2018.06.13 小組報告(三)韻母

.小組討論 Q1.請問台灣人容易混淆的韻母有什麼?為什麼? A1.ㄥ/ㄣ、ㄢ/ㄤ、ㄧ/ㄩ,上述三種,因為台灣人說話比較不卷舌、發清音等關係,所以常常會有發音不分的問題。再加上台灣人的母語為台語的人佔了許多,南方語系的方言中有些音是沒有的,所以可能會說得比較不標準(如台灣國語)。 Q2.外國人學習韻母時可能遇到什麼發音為題?(以自身科系為出發點) A2.「ㄨ」的發音。因為在日文當中沒有類似的發音,因此可能會遇到困難。 .上課過程         我一開始發現這組同學上課時沒有講學生設定,後來看到教學內容時,忽然覺得內容好像有點複雜,因為韻母跟韻母的結合實在太多了!不過以本國人的角度來看,其實覺得這組上課很有趣,尤其是小劇場,很生動又有帶到上課的重點(誰跟誰可以結合/不能結合),如果能拍成一系列情境劇來教學應該會很不錯!         後來再帶注音的念法與韻母結合,我覺得做出來的字母小方塊其實很好,如果實在做成道具會很方便。而在帶念法時我一直在想:「雖然我知道某些韻母不能互相連接,但不知道是為什麼啊?是不是要解釋比較好呢?」我覺得一講下去又會很深,但相信如果我是外國學生的話也會很想問。另外讓我有些訝異的是,原來居然有「ㄧㄛ」的這個組合,我從來沒看過啊!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真的有這個音orz(孤陋寡聞)         這次的遊戲主要是搶答跟寫寫看,搶答一直都是遊戲中的熱門選項,但不得不說這次搶答要搶的東西是「雨傘」這點很有趣味性哈哈,不過地板真的蠻滑的,要搶其實要很小心,而且還要夠心機(?);寫寫看的部分則完全是我痛苦的來源,第一次寫的時候我是隊伍的最後一個,是要負責上去寫白板的那個人,但我一直猜不出別人到底寫了什麼,因為筆畫完全是個謎……我真心覺得國小畢業後大家寫字都不注意畫劃了,但我寫字還是照筆畫寫,當他們完全不照筆畫寫注音時,我的完全猜不到…… .課後心得         上完這次第三組的課後,其實心情還蠻好的,因為氣氛很輕鬆愉快,但往反方向想,似乎這樣又有些不嚴謹,而他們在教課的時候也沒有注重自己的發音,我覺得這點是能在多加改善的。另外關於學生版A4紙的部分,我尤其覺得比起其他組,他們這一組更適合用學習單的方式來作呈現,而不是用PPT分頁的部分,因為他們講完後我的講義仍是一片空白,好像有點get不到重點……我覺得如果用

2018.06.06 小組報告(二)四聲

.課堂討論         在正式進入課程之前,我們先看了前進樂團的「對不起我的中文不好」。不得不說,這首歌在華語課出現的次數可真多啊XD 聽完歌後,有兩點要討論的問題: Q1.學習唱中文歌有助學生學習中文嗎?(請從發音、聲調、詞彙解釋) A1.我們認為對發音跟聲調沒有太大幫助,因為會隨著歌曲音高而改變聲調,而並不是每個歌手的唱腔都是標準的發音;至於詞彙的部分,我們認為是有幫助的,學生可以藉由歌曲來觸及更多的單字詞彙。         以我自己學習外語的經驗來說,我認為歌曲對學習外語是有幫助的,因為音樂不分國界--或許歌詞不太懂,但也可以從旋律來得知樂曲想表達的;而引起興趣之後,之後也會自己去查歌詞,進而達到學習的目標。 Q2.請用3分鐘討論,並以一首歌做討論。 A2.我們舉的例子是「傷心的人別聽慢歌」。這首歌的歌詞與用字非常清楚明白,可以有助學生們學習關於情緒(SAD)部分的表現方式。         其他組舉的例子有「好想你」、跟「兩隻老虎」,這兩首歌的內容又更簡單易懂了,而且好想你的旋律其實還蠻洗腦的……多聽幾次就會唱了;而兩隻老虎其實原先是法國民謠,旋律也讓各國的人們朗朗上口,因此從這做為學習中文的媒介似乎也不錯。 .上課過程         這次上課的內容非常的「動感」,幾乎有一半的時間(甚至超過)都在做肢體動作,因此把我的睡意成功的擊退了,這點我覺得非常成功。這次的主題是「四聲」,除了那個熟悉到不行的牙醫故事,同時還搭配肢體動作來表現四聲,瞬間變得很有趣,相信外國的學生應該也會蠻喜歡的。         在基礎的聲調練習之後,進階到小劇場的部分。在看台上表演的時候覺得很有趣,同時也可以學到四種動詞「偷、贏、買、送」。只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是,他們接在動詞後面的字眼是「來的」,個人認為去掉「來」字會比較順,像是「偷的、贏的、買的、送的」,感覺比較像是我們生活中講述的方式,而題目的部分則改成「哪來的扇子?」、「怎麼會有扇子?」感覺會比較好。 .課後心得         這次上完課剩下的時間也蠻多的,我覺得這點比較可惜,因為我們這組也是剩了太多時間沒利用,希望下一組可以上好上滿。至於內容的部分我覺得很不錯,感覺有實際吸收到內容。         另外針對PPT的部份,我覺得整體簡約的設

2018.05.30 小組報告(一)輕聲與變調

 (Coggle圖表) .自我分工         這次由我們第一組報告,而我們報告的內容是「輕聲與變調」。這次的報告主要有分成幾個部分,分別是:Coggle、課前提問、遊戲教學。         這次我負責的是Coggle的部分,而這部分是將每週上課的內容給濃縮起來,因此內容很多很雜有點難整理。跟同組的同學討論過後,就將一些重複、下面教學會提到的部份給刪除,要做到「去蕪存菁」看似簡單,但實際上需要花費蠻多心思的。 .討論過程 因為大家年級不一樣而且還有排課跟打工的影響,所以非常難湊時間討論,因此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由LINE線上討論。經過抽籤後我們決定各自的分工,我想這次最辛苦的大概就是負責帶活動的兩位學姊,非常絞盡腦汁思考要怎麼帶遊戲。 針對初學者來說的話,我認為其實用他們國家的語言帶會比較好(所以一開始我們設定為初學的日語母語者),但後來怕同學們會不懂,結果還是以全程中文來代課。我們有想過,除了語言以外還有什麼可以讓學生了解意思呢?那就是「圖片」。用圖片的話就算聽不懂,大概也能半猜半矇了解意思,所以我們的教學中放了很多圖片。 而遊戲的模式或許有些小單調,但怕太複雜的模式會導致同學們不理解,所以還是用簡單的一問一答跟搶答的模式。 .課後心得 這次覺得比較可惜的部分,就是時間沒有掌握得很好,不小心剩太多時間了,我想這跟我們的活動節奏有點快有關,而在課後同學們也給了許多關於遊戲的意見,讓我覺得受益良多。平時我們大多都是受到傳統教學,很少有機會在課堂上跟老師互動,所以也很難想出相關的互動活動,因此這次吸收了同學們的idea,相信下次可以把活動弄得更豐富。 另外,看大家的評價欄那邊很多寫說有小禮物很驚喜開心,覺得好像有些偏離了教學的重點哈哈哈,而且聽到老師關於禮物的建議之後,我們以後大概也不會做出送小禮物這類的舉動了,畢竟如果大家都要禮物的會老師們會破產的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