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10.25 學術與文化


(中國思想演進圖 來源:網路)

.思想的演進

        中國的文化思想自過去到現今都非常的蓬勃發展,從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,到漢朝的獨尊儒術,這一切都是當時社會下所影響而產生的現象。那這些思想到現在是否還影響著我們呢?我想答案是肯定的。

        中國的學術思想大致上可分為:儒家、道家、墨家和法家,其中有許多思想至今仍深深的影響我們,可以說是華人文化的一部分了。而各家的中心思想都不同,導致事情作風也不一樣,像是道家認為無為而治、師法自然,認為事出必有因;法家則是嚴刑峻法,認為律者止爭、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;儒家則認為君子的品德修養才是最重要的,並且人分階級,須按禮數行事;墨家的中心思想為兼愛、非攻,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,並排斥無謂的戰爭。

        而近代中國史,又是一場新的局面。因為末代清朝過於守舊,不願改革,因此爆發了人民的革命。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,其實是所謂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,雖說其中有融入西方的思想以及個人的理解與想像,但基本原理仍舊來自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,也就是說,直到現今,千年以前提倡的各家學說仍是深深地影響著如今的生活與思考模式。

        對於我們來說,近代的中國史仍舊是一言難盡的部分。歷史永遠是勝者所撰寫的,這句話就是現今的情況。近代的中國史,臺灣與中國兩方都有不同的觀點,但現在國際多認可中國方為主,這也是現今我們的困境。雖然談及兩岸關係與過去的歷史,是件複雜且難以說清的事,但我認為這是需要去了解,且思考的一個議題。

        我想,之所以臺灣的自我認同複雜的原因,有一部分是跟殖民有關。有句話說:「曾祖父是清朝人、爺爺是日本人、爸爸是中華民國人,兒子是臺灣人。」(改寫自:尷尬的「青天白日滿地紅」──台灣是什麼?)這句話體現了目前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困難,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,相信新的一代人將能自我定義,究竟自己是什麼人。

.培養自學力

        自學力通常來源於好奇心,做為老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呢?我認為要從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方面下手。所謂:「受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。」如果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話,那學東西起來絕對事半功倍。老師方面則可以做出適當的引導,找出適合的資源給予學生。
首頁實用祕技學習方法 無法「自學」的人,會被時代淘汰!趁早擺脫這10個學習迷思

.延伸閱讀


中國版圖演變(字幕版)


        這個影片是呈現從古自今中國版圖的變化,雖然內容簡單,但搭配音樂與旁邊的詩詞,完全感受到歷史的波濤。雖然我不會稱自己為中國人,但我認為自己是「華人」。對中國四千年來的歷史總帶有敬佩與感動。

留言

  1. 尷尬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真是太厲害了!但那位印度友人也點出其實認同都要經過一番自我掙扎啊!中華民國在台灣,住在這島上的人,就是一群要特別奮力掙扎的人啊!
    自學力那篇文章標題好聳動啊!現在下標題真的要重口味!每個人都有自學力,只是要看大家要不要用,或是有沒有用而已啊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18.05.09 韻母發音原理與練習

2017.09.27 社會及文化定義

2018.04.11 漢語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