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10.18 華語師資題目比較

相關圖片
(繁體與簡體的比較 資源:網路)

.華語考試的範疇

        教育部對考試的範疇有以下分類:文化起源與分布、典章制度、學術思想、文史藝術、科技方術、宗教信仰、物質文化、精神文化、風俗習慣、儀式行為、社會結構、社會關係。

        分了這麼多類,那我們實際上教授外國人、可以運用的知識方面究竟有什麼呢?對於外國人來說,他們所需的是生活所用的知識,也就是「活用知識」,但為何考試還需要可這麼多超範圍的傳統禮俗相關知識呢?

        觀點:增加教學專業度,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冷門問題時,有足夠的知識量能應對,並具有查證資料的美德,為自己的言語背書

        一般而言,在初級華語課程較容易提到的內容為物質文化、風俗習慣與社會關係,其他的項目為輔,但會隨著課程的進階而不斷融入新的文化知識。畢竟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,大概所有人窮極一生也難以全部了解。

.台灣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V.S.中國國際漢語教師證書

        這次的課程談及兩岸間華語教師資格認定的差異,雖說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,但卻不盡相同,在文字的樣貌上就有很大的差異,而兩邊對華語教師的認定又存在著某些差異。台灣的考試範圍有些與中國的對應,但有些卻完全無法對應,這也徹底表現出台灣在這一塊領域上還尚未完全成熟。
        未完全對應的有: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、跨文化交際、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。這些相關領域大多都與實際課堂相關,而非僅是閱讀書面資料,要能夠徹底掌握這些科目,需要的不僅是腦中的知識,更要行動力、實際演練與教學熱誠,而這方面相關的測驗正是台灣所缺少的。

        雖說兩方各有優缺點,但如果經過好好地再規劃,相信更能掌握到此測驗的精髓。雖說考試能力是華語老師不可或缺的一環,但再怎麼說,相信一顆「熱誠」的心才是身為老師所最需要具備的力量了。有許多老師或許專業度不如那些飽讀經書、有極高學歷的老師,但如何把自己所會的東西全都傾囊教授給學生,讓學生能夠將這些東西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。很多人說,如果在學生時期能夠遇見一名好老師,那將會是改變人生的巨大轉捩點,我也非常贊同,希望每個好的老師都能發光發熱,繼續影響更多的學生。

.延伸閱讀——繁/簡體之爭



(影片:「民國粉」渴求解放 繁體字微型復興)

         雖說同是中文,但簡體與繁體之間的爭論仍舊不斷。隨著中國方的傳統文化意識抬頭,有越來越多人想復興繁體字,但卻有層層關卡阻撓。在大家談中國:簡繁爭論何時了 簡繁混用又何妨這篇文章,提到了無論是簡體還是繁體,仍舊是隨著時代潮流所衍生的產物,並非有誰優誰劣之分,但我認為文字是經歷千年所演變而來的,簡體字的出現過於突然,完全將中國文字大洗牌,成為一種「新的字體」。在使用方面,或許簡體字較好學習與流傳,但若要理解精髓所在,果然還是非繁體字莫屬。

         而目前唯二與台灣一樣使用繁體字的地區,就是香港了。香港人同樣對繁體字有種特殊的情懷,並認為「香港就是香港」,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。在談及是否該普及簡體字的議題時,大多數的香港人都持有反對意見。在【繁簡之辯】為何總要香港遷就?的影片中,可以看出中國與香港間各方面的思想與文化衝突,這樣的感覺其實也與台灣相同,表達出了對文化的認知差異。

留言

  1. 不談政治,青菜蘿蔔各有喜好,簡有簡的便,繁有繁的美,最終會是使用者決定存留。
    老師在教學的同時,也會把自己的喜好、標準有意或無意地傳達出去,還是要切記切記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18.05.09 韻母發音原理與練習

2017.09.27 社會及文化定義

2018.04.11 漢語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