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7的文章

2017.10.25 學術與文化

圖片
(中國思想演進圖 來源:網路) .思想的演進         中國的文化思想自過去到現今都非常的蓬勃發展,從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,到漢朝的獨尊儒術,這一切都是當時社會下所影響而產生的現象。那這些思想到現在是否還影響著我們呢?我想答案是肯定的。         中國的學術思想大致上可分為:儒家、道家、墨家和法家,其中有許多思想至今仍深深的影響我們,可以說是華人文化的一部分了。而各家的中心思想都不同,導致事情作風也不一樣,像是道家認為無為而治、師法自然,認為事出必有因;法家則是嚴刑峻法,認為律者止爭、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;儒家則認為君子的品德修養才是最重要的,並且人分階級,須按禮數行事;墨家的中心思想為兼愛、非攻,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,並排斥無謂的戰爭。         而近代中國史,又是一場新的局面。因為末代清朝過於守舊,不願改革,因此爆發了人民的革命。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,其實是所謂的 民族主義 、 民權主義 和 民生主義 ,雖說其中有融入西方的思想以及個人的理解與想像,但基本原理仍舊來自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,也就是說,直到現今,千年以前提倡的各家學說仍是深深地影響著如今的生活與思考模式。         對於我們來說,近代的中國史仍舊是一言難盡的部分。歷史永遠是勝者所撰寫的,這句話就是現今的情況。近代的中國史,臺灣與中國兩方都有不同的觀點,但現在國際多認可中國方為主,這也是現今我們的困境。雖然談及兩岸關係與過去的歷史,是件複雜且難以說清的事,但我認為這是需要去了解,且思考的一個議題。         我想,之所以臺灣的自我認同複雜的原因,有一部分是跟殖民有關。有句話說: 「曾祖父是清朝人、爺爺是日本人、爸爸是中華民國人,兒子是臺灣人。」 (改寫自:尷尬的「青天白日滿地紅」──台灣是什麼?) 這句話體現了目前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困難,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,相信新的一代人將能自我定義,究竟自己是什麼人。 .培養自學力         自學力通常來源於 好奇心 ,做為老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呢?我認為要從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方面下手。所謂:「受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。」如果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話,那學東西起來絕對事半功倍。老師方面則可以做出適當的引導,找出適合的資源給予學生。 首頁實用祕技學習方法 無法「自學」的

2017.10.18 華語師資題目比較

圖片
(繁體與簡體的比較 資源:網路) .華語考試的範疇         教育部對考試的範疇有以下分類:文化起源與分布、典章制度、學術思想、文史藝術、科技方術、宗教信仰、物質文化、精神文化、風俗習慣、儀式行為、社會結構、社會關係。         分了這麼多類,那我們實際上教授外國人、可以運用的知識方面究竟有什麼呢?對於外國人來說,他們所需的是生活所用的知識,也就是「活用知識」,但為何考試還需要可這麼多超範圍的傳統禮俗相關知識呢?         觀點:增加 教學專業度 ,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冷門問題時,有足夠的知識量能應對,並具有查證資料的美德, 為自己的言語背書 。         一般而言,在初級華語課程較容易提到的內容為物質文化、風俗習慣與社會關係,其他的項目為輔,但會隨著課程的進階而不斷融入新的文化知識。畢竟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,大概所有人窮極一生也難以全部了解。 .台灣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V.S.中國國際漢語教師證書         這次的課程談及兩岸間華語教師資格認定的差異,雖說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,但卻不盡相同,在文字的樣貌上就有很大的差異,而兩邊對華語教師的認定又存在著某些差異。台灣的考試範圍有些與中國的對應,但有些卻完全無法對應,這也徹底表現出台灣在這一塊領域上還尚未完全成熟。         未完全對應的有: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、跨文化交際、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。這些相關領域大多都與實際課堂相關,而非僅是閱讀書面資料,要能夠徹底掌握這些科目,需要的不僅是腦中的知識,更要行動力、實際演練與教學熱誠,而這方面相關的測驗正是台灣所缺少的。         雖說兩方各有優缺點,但如果經過好好地再規劃,相信更能掌握到此測驗的精髓。雖說考試能力是華語老師不可或缺的一環,但再怎麼說,相信一顆「熱誠」的心才是身為老師所最需要具備的力量了。有許多老師或許專業度不如那些飽讀經書、有極高學歷的老師,但如何把自己所會的東西全都傾囊教授給學生,讓學生能夠將這些東西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。很多人說,如果在學生時期能夠遇見一名好老師,那將會是改變人生的巨大轉捩點,我也非常贊同,希望每個好的老師都能發光發熱,繼續影響更多的學生。 .延伸閱讀——繁/簡體之爭 (影片: 「民國粉」渴求解放 繁體字微型復

2017.10.11 華語師資題目分析

圖片
(孔子聖跡圖:來源網路)   這次上課內容是華語師資題目分析,其內容也就是眾人所熟悉的「考試題目」。而中華文化的學問起源,大概就是來自孔子的儒家思想。中國的許多典章制度、思想都是出於孔子之手,大家所讀的「論語」也是孔子的門下弟子將他的生平言論,紀錄而成的語錄。雖然考試制度並非孔子的本意,但卻變成了華人社會的主流。   而考試,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們長大,是高壓教育下的產物,每個人都對它恨得牙癢癢,但卻又不能否認它所帶來的快速效果。究竟考試所帶來的好的影響與壞的影響究竟哪邊站得比較多呢? .華語師資題目VS外國人試驗   從這兩者之間的題目來看,可以發現其中很大的差異,其中的差異在於:一個是專考生僻的冷知識,一個則是測試生活的文化用語。華語師資題目的內容包羅萬象,有時事、歷史、風俗習慣、古文等,有許多舊有的典籍制度與用詞都選入考題中,使考試變得個困難,與外國人試驗可說是完全不同。      而從華語師資考試的題型來說,又可以發現一個現象,那就是題型只有「單選題」與「簡答題」,答案都是十分明確、無任何曖昧不清的,這也可以理解成,華人社會普遍的價值觀,以及所追求的「標準答案」。   第一屆的華語師資考試中,其實有申論題的題型,最終因「難以給分」、「主觀因素過多」而取消,我認為這並非是個好的決定,因為單一的答案會使思考僵化,而成為華語教師的人,教授外國學生時應該使傳授他們活用的知識,而非書本上冷冰冰的言語,更不是考試中所考的艱澀知識。 延伸閱讀-考試重「質」不重量!   從上面連結的影片中,可以發現芬蘭與台灣的考題題型相當不一樣,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「申論題」與「單選題」的差異。華人社會的主流教育或許就是如此,但我想透過眾人的努力,應該是可以找到「學習」與「考試」的平衡點,將台灣的教育做更好的改革,讓讀書不再只是是為了考試。